診所污水處理設備培養菌種的方法
診所污水處理設備在使用過程中,設備集菌種培養與釋放于一體,較現有技術較更為先進、方便;設備體積小、結構簡單需要進行菌種的培養,那么如何進行培養呢?
1、營養物:即水中碳、氮、磷之比應保持100∶5∶1。
2、溶解氧:就好氧微生物而言,環境溶解氧大于0.3mg/l,正常代謝活動已經足夠。但因污泥以絮體形式存在于曝氣池中,以直徑500μm活性污泥絮粒而言,周圍溶解氧濃度2mg/l時,絮粒中已低于0.1mg/l ,控制好氧菌生長,所以曝氣池溶解氧濃度常需高于3-5mg/l,常按5-10mg/l 控制。
3、溫度:任何一種細菌都有一個較為適合的生長溫度,隨溫度上升,細菌生長加速,但有一個較低和較高生長溫度范圍,一般為10-45oC,適宜溫度為15-35oC。
4、酸堿度:一般PH為6-9 。特殊時期進水較高可為PH9-10.5,超過上述規定值時,應加酸堿調節。
溫馨提示:培菌馴化期間每天測定COD,如發現COD去除率或SV突然下降,則應立即停止廢水的遞增進水量,直至COD去除率回升至50%以上和SV不再下降。好氧池正常進廢水時,COD去除率能保持在80%以上,處理出水COD濃度在200mg/L以下,則可以認為生化池已開始工作正常,在污泥馴化期間切忌負荷沖擊,培菌完成以后,即可進行正常的運作。
診所污水處理設備培養菌種之后需要對其進行管理,工作人員需定時到處理裝置規定位置進行觀察、檢測,以保證運行效果。